病理科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几代病理人的不懈努力下,已经集临床病理诊断、分子病理检测、生物样本库、公共实验平台于一体,在医、教、研工作水平和医疗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快发展。作为医院的特色业务科室之一,本科室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大连大学病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有人员3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7人,主任技师1人,技师14人,聘用人员2人,目前科室展开面积共1700余平米,下设取材室、诊断室、细胞室、免疫组化室、分子病理室和资料室等,外检15000例/年,细胞学40000例/年,院内外疑难切片会诊2000例/年,现已开展病理诊断技术项目包括:常规外科病理检查、病理细胞学、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检查、尸体解剖及法医尸体解剖、骨髓活检、病理图像分析、液基细胞学(LCT)、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除常规病理诊断外,我科还独立开展分子病理基因检测,包括荧光定量PCR等新技术均应用于临床,促进诊疗水平的提高。目前科室设立科研秘书、教学秘书辅助承担科室科教研工作。科室目前在乳腺癌、淋巴瘤、肺癌、生殖系统肿瘤、白血病等肿瘤性疾病和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及病因学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医院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创建于1957年,是一所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北京市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现设置专业科室48个,展开床位1600余张。医院诊疗设备齐全,拥有PET-C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SPECT/CT、数字减影、伽玛刀、射波刀、高能加速器、术中放射治疗加速器、模拟定位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肿瘤热疗机、超声聚焦刀等大型仪器设备,设备总值近6亿元。医院既有从医几十年的老专家,又有大批中青年技术骨干。中青年科主任出国留学者占主系列的52%,具有博士、硕士学历者占主系列人员的70%以上,博、硕士导师45名。现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军队和北京市等科研课题1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等国家、军队高等级科研成果30余项。
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拥有2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4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6个军事医学科学院专科中心。其中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军放射病救治研究所治疗各类放射病、非清髓移植和微移植技术治疗血液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军中毒救治中心已救治各类中毒病人数千例,救治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军肿瘤诊治中心在肺癌、淋巴瘤、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上拥有明显特色及优势,年诊治各类肿瘤病人万余人次;全军脑血管病中心开展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并以烟雾病的介入、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为主要特色;全军采供血中心每年完成上万人次的采供血任务。同位素专科中心在国内最早开展同位素碘-131治疗甲状腺疾病,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心血管病中心以冠脉支架植入术、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介入诊疗技术为特色;骨科中心、眼视光中心、内镜中心等还开展了脊柱转移瘤治疗、近视矫治、胶囊内镜等独具特色的诊疗项目。医院还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机构,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免疫分析实验室,全军核化损伤救治重点实验室和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及军队的重点实验室。
开展项目
病理科特色诊断项目:
1、疑难病例会诊:现每年院内外疑难病理切片会诊2000余例;2、接受院内外冰冻切片快速诊断(全称: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每年1000余例,并逐年递增;3、接受院内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肿瘤的分类、分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检测;4、骨髓活检:配合骨髓涂片进行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特别是各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5、病理细胞学检查:如胸水、腹水、宫颈刮片、痰液、尿等液、乳头溢液、脑脊液、关节液、肛门拭指物、伤面分泌物等;6、液基细胞学(TCT)检查:采用TBS分类法,对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每年接受标本40000余例;7、乳腺癌Her-2基因原位杂交FISH检测。8、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及个体化化疗基因检测。
该科始终坚持以医疗质量为中心,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常规病理门诊小标本规定2-3个工作日,大标本3-5个内工作日发报告,对特殊及疑难诊断病例发延迟报告通知书,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目前病理科分子病理室开展的主要技术有:
(1)乳腺癌、胃癌HER-2基因扩增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2)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反向PCR-膜相杂交技术
(3)EBER(小RNA)病毒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
(4)非小细胞肺癌EGFR、KRAS、BRAF、PIK3CA、Her-2基因突变检测技术
(5)恶性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突变检测技术
(6)非小细胞肺癌ALK-EML4、ROS1、RET、NTRK1融合基因及c-Met基因扩增检测
(7)结直肠癌EGFR、KRAS、BRAF基因突变检测
(8)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RET融合基因检测
(9)胃腺癌ROS1融合基因、c-Met基因扩增检测
(10)化疗药物相关基因ERCC1、BRCA1、TUBB3、STMN1、TOP2A、UGT1A1*6和28、TYMS、RRM1、MTHFR等检测
(11)冠心病CYP2D6*10基因检测
(12) 幽门螺杆菌HP、结核杆菌检测
(13)软组织肿瘤融合基因检测等等。
学术科研
文章方面:2011年以来科室人员曾在《Nat Med》(IF=28.054/2011)、《J Clin Oncol》(IF=17.879/2012)、《PNAS》(IF=9.809/2014)、《Cancer Res》(IF=9.284/2013)、《Cell Cycle》(IF=5.006/2013)、《RNA》(IF=5.088/2013)、《Scientific Reports》(IF=5.078/2014)、《中华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临床与病理杂志》发表论文数百篇,参编专著十余篇,在《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和《诊断病理学杂志》上翻译英文文摘四十余篇,主译第四版WHO妇科肿瘤(2014)组织学目录(《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课题方面:科室人员目前主研课题:酰基辅酶A去饱和酶1(SCD1)促进Her-2诱导的乳腺癌发生及演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372834)
筛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新ROS1融合基因靶点优势人群的临床研究(院创新科研基金No.ZH-2014-10)
建设肿瘤样本和信息质量平台为转化医学提供资源(院创新科研基金No.ZH-2014-11)
参研课题:乳腺癌多基因甲基化与前哨淋巴结微转移预后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272914)
Foxol调控NK细胞成熟和恶性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370631)
人结直肠癌肝转移中Gankyrin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No.81172008)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形态学标准及RARα对肿瘤细胞增殖调控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0872956)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临床病理诊断及癌关系的研究(首都医学发展科研专项基金No.2007-3025)
异常DNA甲基化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及癌变的相关性研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No.2011-5021-02)
重组人血管内皮素抑制恶性腔内积液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No.320.6750.1360)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骨髓移植中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总后“十五”面上资助基金No.93765)
骨髓间充质肝细胞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恢复后细胞病理学研究(全军医学科研“十二五”基金No.CWS12J114)
γ线与微波复合照射对重要敏感靶器官的生物效应测试与评估(军事医学计量专项课题基金No.2011-JL2-039)
核化损伤标本资源库研究(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军特药基金No.2013ZX09J13202)
CUEDC2在糖尿病肾病EMT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270895)
获奖方面:科室人员由于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面发现了治疗耐药性的新机制,荣获第十四届“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共存奖,并荣立联勤部颁发的“三等功”。
专利方面:参与“一种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单克隆抗体,其制备方法及检测试剂盒”的专利申请。
- 许春伟,于2015年01月12日创建了该网上科室
- 管理员:Moonshadow
- 所在地:北京市 - 丰台区
- 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8号
- 联系人:许春伟
- 联系电话:13520879463
- 邮编:100071